快捷搜索: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说的是叶公到处宣传自己喜欢龙,在家里连柱子上都刻有龙的样子,更不用提平时的用具和穿着了。这本是一个寓言故事一样的传说,但其实在历史上真的有叶公这一个人物,但是这个叶公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样,是一个无知的虚伪小人。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现实中的叶公是楚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50年,那么这位叶公(沈诸梁)和好龙的叶公到底有着怎样奇妙的联系和渊源呢?作为楚国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沈诸梁对春秋末期的楚国做出重要贡献。

叶公被人熟知的是“叶公好龙”故事,但其实本人的功劳完全可以盖住这则故事带来的名气

叶公身为楚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生平做过很多利于楚国发展的大事,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件就是他在治理叶地期间让该地变成楚国非常重要的城镇。他治理的叶地本身就是楚国向北或者向东拓展疆土的重要地点,但是由于常年得不到发展,即使地理位置突出,也对楚国没有太大的协助作用,但是叶公一来就瞬间变样了。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在公元前576年,位于郑国和楚国中间地带的许非常焦虑,因为常常受到郑国的欺负而民不聊生。于是在这一年,许地被楚国纳入,这时的位置就在叶地。有了这样一层关系,所以楚国对叶地的管理自然要十分上心。毕竟是从外地搬迁而来,不管是制度上还是习俗上都会使得叶地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在这样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许也不满足,所以国内开始有了不一样的声音。许灵公看晋国是个不错的跳槽对象,于是一心想着带上子民去晋国定居。但是朝中大臣却认为还是待在叶地为好。经过多年的争执,及时晋地给与许很多压力和剥削,但仍然改变不了许灵公的想法,于是许在公元524年搬出楚地。

造成许和楚分离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年楚国收留了许,在那样的情势之下就等于公然和郑国为敌。而此时晋国和楚国的关系也不是很好,甚至晋国对许也有敌意,所以楚王害怕晋国和郑国合起伙来攻打许,牵连到自己的土地,于是爽快答应了许离开楚地。

许想要攀附晋国其实也有楚国的不对之处。在许进入楚地之后并没有得到宾客之礼,楚灵王想方设法要管理好叶地的许民,这就不免会造成权力的滥用。同时异乡人突然来到一个新地方也会受到排挤,生活方面得不到保障。在楚国不断强化对许地的管理时,受到剥削和压力的许民早就有了反抗的心。

不管怎么说,只有许离开了叶地,这才有了叶公的地盘。叶公在许迁出之后就立刻走马上任。因为是沈尹戌的儿子,所以他升迁起来毫不费力,是个妥妥的富二代、官二代。但是叶公也不是只会混吃混喝的纨绔子弟,他有自己管理的一套方法,不然也不会把混乱不堪的叶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在孔子看来,叶公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周游列国的孔子在面对叶公问政的时候感慨万分。

同时也给了他比较中肯的建议和看法:、

“政在来远附迩。”

有人认为孔子的这句话对叶公以后的政治发展和管理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叶公成功的关键。

叶地本来就是楚国的边境之地,和很多别的国家都相邻,这样的地理位置社会背景有多复杂也可想而知,在楚国多年,叶地的边民常常会受到别国侵扰,所以当叶公问孔子的时候,其实孔子早就已经对这样的政治局势了如指掌,只有治理好自己的地盘才能让其他边民来到叶地发展,这样社会秩序就会大大提升。

在《韩非子·难篇》里对叶地独特的地理政治位置也作出了解答:

“叶都大而国小, 民有背心,故曰: ‘政在悦近而来远。'言使近民欢悦,则远人来至也。”

得到孔子建议之后叶公也确实履行了这样的做法,他兴修水利,为百姓真正的生活保障做事情。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同时他还专注于法治,因为叶地多年来都无人管辖,加上之前有许人的加入,所以更难管控,法治成为叶公治理此地的一个重要方略

叶公反对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回到都城称帝,凭借一己之力大败白公胜,使得楚国恢复往日

太子建在公元前522年被人诬陷称其与伍奢为伍,想要叛乱。这样的压力扣在太子建身上自然十分忧心,于是在还没有定罪之前就赶紧逃亡。太子建到达郑国之后伍奢和他的儿子被诬陷致死,太子建心中积郁万分,于是秘密与晋国合谋想要除掉郑国,但是这件事不小心被泄露了出去,所以太子建也死在了郑国。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白公胜是太子建的儿子,看到自己父亲从楚国仓皇逃亡,后来又被人逼死心中难免会有怨愤。于是常年压抑下来的情感最后在复仇计划中迸发。当时楚国已经平稳下来,是楚昭王复国的结果,朝廷和楚昭王都希望把白公胜也找回来,毕竟是楚国王室的后代。

白公胜自然是千百个愿意,表面上是回到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身边,实则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为父亲报仇。朝廷中所有人都被白公胜的表象所迷惑,双手赞成白公胜回来。但只有一个人不一样,那就是叶公。叶公认为楚国先把白公胜的父亲逼走,后来流亡郑国又被逼杀,这样的情况无疑养虎为患。

在这些争执面前楚昭王还是把白公胜接了回来。后来果然就像叶公所说,回来后的几年间白公胜先后干出了夺权、挟制惠王等大逆不道的事情,甚至还杀害了当时帮助他回归的子西等人。仔细当时在情况未明朗时和叶公对峙,认为白公胜没有谋反之心,最后自食恶果。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白公胜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才华,但是他过于自私狂妄。由于刚开始治理时一些大事的决断都深得民心,所以没有暴露出太多缺点,但是在他杀死了子西和子期等人之后人们也逐渐看到了白公胜的自私自利和对朝政漠不关心的态度。叶公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携带着军队直接进入了都城。

在历史记载中,百姓们夹道欢迎这个不走寻常路的政治家,人们都高声欢呼着,知道叶公可以拯救百姓,把白公胜打回去。最后叶公也确实不负众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叶公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敏锐的观察力,赢得了与白公胜战争的胜利,也可以看出此人不一般。

叶公和“叶公好龙”原来真的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墙壁作为图纸的叶公不禁留下故事更留下聪慧、果敢的心

叶公在到达叶地不久,就发现这里的水患非常严重,只要一有什么气候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这里的水源。这就是没有兴修水利的结果,于是叶公开始着手对叶地的水利工程进行改造。古代用来纪事或者画图的东西都是竹简,普通的插画倒是影响不大,但像水利工程这样的大事情还是不方便。

叶公看了看自己家的墙壁,于是想到可以用墙壁作画,这样观看起来也十分方便。兴修水利时古代人会想到龙王和龙宫,这是自古以来都有的习惯,因为面对自然灾害,比如洪涝,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科学道理,而是惹怒了水中的龙王。叶公在制作图纸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墙壁上画上了一条龙。

虚伪小人还是杰出人才?叶公好龙的故事原来并

龙在古人眼里一般都是腾云驾雾的形象,而叶公画在墙壁上的龙就像是走了个形式。墙壁有一个光秃秃的龙,一点白云和蓝天的样子都没有。人们到叶公家查看水利图的时候就慢慢有了调侃的声音。人们都说叶公在墙壁上画了一个没有云的龙,表面上看好像叶公非常喜欢龙,把龙王搬在墙壁的水利图中,但实际上并不上心。

于是从一个没有云彩缠绕的龙,慢慢被人们传成了叶公本人经常说自己非常喜欢龙,家里到处都是龙的影子,但是当他真正看到龙的时候却吓得屁滚尿流。传说故事中叶公是一个被人们贬低的对象,用来比喻那些虚荣的人,但这个叶公完全不是帮助楚国发展的叶公。是人们长期传话、最后杜撰出来的“假叶公”。

综合以上的陈述,叶公在楚国的政治方面成就非常突出,治理叶地也有很好的方法。他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和军事能力,是春秋时期楚国难得的一位人才,与故事中的叶公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史记》

《左传》

《韩非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