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却不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想必是家喻户晓了,当时年仅七岁的司马光原本和小伙伴们在玩耍,却不料其中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司马光见状,立刻拿起了身边一块石头,用力地朝着水缸砸去。待水缸里的水流尽,那个落水的孩子也就获救了。这件事发生之后,不仅是获救的孩子的父母非常感谢司马光,其他人也对司马光也赞赏不已,小小年纪的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还可以保持着冷静,实属不易。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却不

事实证明,司马光确实有能力,长大成人后他为北宋朝廷效力,成为了一代名相。不过,司马光虽然政绩卓著,而且还主持、参与编制了《资治通鉴》,但是说起司马光,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幼时"砸缸救人"的故事。可见这件事情不仅救了一条人命,还成就了一位历史人物。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却不

但是在大家关注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光辉事迹的同时,事情的另外一个主人公似乎被遗忘了。当年落入水缸之中的那个小男孩名字叫上官尚光,他和司马光是幼时的好伙伴,被司马光救出之后,不仅是上官尚光还有他的父母也特别感激他。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却不

上官尚光家也不过是平常家庭,父母拿不出重金酬谢司马光,只能做了一顿丰盛的餐饭以表谢意。上官尚光家风良好,他们一家子都懂得报恩,常言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了他们的儿子。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上官尚光"这个名字。字面上我们就能够看出上官一家对司马光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却不

司马光选择了入朝为官,经历官场上的众多浮浮沉沉,而上官尚光虽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他在后来放弃了"做官",选择了经商。上官尚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迷失的,因为他的仕途生涯并不如意,生命之于他的意义还未清晰。上官尚光从商以后,他秉着感恩之心,帮助了很多穷苦之人,许多年之后,上官尚光不再从事商业活动,他回到了自己幼时的家乡。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司马光当年对他的救命之恩,所以上官尚光在家乡修建了一座亭子来纪念司马光,并将其命名为"感恩亭。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却不

上官尚光一生都没有忘记"感恩",不仅感恩司马光,他也感恩生命,感恩世界。回到家乡之后,上官尚光当起了教书先生,成为了当地一位颇受尊重的"灵魂工程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