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舰队\"——日本\"敷岛\"级战
前言
"敷岛"号的明信片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帝国海军确信了"绿水学派"中的弱点,开始了舰队现代化和扩充计划。与之前的"富士"级战列舰一样,日本缺乏建造自己战列舰的技术和能力,于是又向英国订购。她们是十年海军扩张计划的一部分,并从1894-1895年战争胜利后,清政府的3000万英镑赔款中支付。
1906年,简氏年鉴上的"敷岛"级线图
规格参数
"敷岛"级的是英国皇家海军"威严"级的改良版。两舰分别由菲利普.瓦茨("敷岛"号)和马可罗("初濑"号)爵士设计。她们拥有与"富士"级相同的武器和类似的动力装置,这是为了让她们能够协同作战。该级船体的总长为412英尺(125.6米),舰宽75.5-76.75英尺(23.0-23.4米),标准吃水深度为26.25-26.5英尺(8-8.1米)。在正常载荷下,她们的排水量为14850-15000长吨(15090-15240吨)。
船体有一个双层底,并被细分为261个水密隔舱。船上一般有约741名军官和水兵;当作为旗舰使用时,这一人数增加到849人。
1901年时的"初濑"号战列舰照片
动力系统
"敷岛"级使用两台"汉弗莱斯-坦南特"立式三胀式蒸汽机提供动力,每台驱动一个螺旋桨前进。使用25台"贝尔维尔"式燃煤锅炉产生蒸汽。引擎的额定功率为14500马力(10800千瓦),可以使用强压通风,设计最高航速18节。在海上测试中,证明她们的航速更快。其中,"敷岛"号输出14667马力,航速达到19节。而"初濑"号则输出16117马力,航速达到19.1节。
船上最多可以储存1643吨燃煤;在航程方面,她们能以10节的巡航速度,航行约5000海里。
12英寸主炮塔的布局图
武器装备
"敷岛"级采用与"富士"级相同的4门12英寸40倍径主炮。它们被安装在舰体上层建筑前后的双联装炮座上,炮座上有保护火炮的装甲罩(炮塔)。使用液压动力装置可以让火炮向左右各150度旋转,俯仰角为-5°~+15°。它们使用850磅重的炮弹,炮口初速2400英尺/秒(730米/秒),射速1发/分,最大射程15000码(13700米,15度仰角)。
舰上的副炮由14门6英寸四一型40倍径速射炮组成,装在炮廓中。其中,8门位于船体舷侧的主甲板上,另外6门位于舰体的上层建筑中。它们使用100磅(45公斤)重的炮弹,炮口初速2300英尺/秒(700米/秒)。火炮的俯仰角为-5度至20度,左右射界各150度。射速5-7发/分,最大射程10000码(9140米,20度仰角时)。
为了防护鱼雷艇的袭击,船上装备了20门12磅40倍径速射炮8门47mm(3磅)哈乞开斯重型机关炮4门47mm(2.5磅)哈乞开斯轻型机关炮。其中,12磅炮使用3英寸的12.5磅(5.7公斤)重的炮弹,炮口初速2359英尺/秒(719米/秒)。射速15发/分,最大射程为11750码(10740米,40度仰角时)。
另外,该级舰还装备了4具18英寸水下鱼雷管,舷侧各2具。
1904年8月,"敷岛"号在黄海大战中开火
装甲防护
"敷岛"级使用哈维装甲提供防护。她们的水线主装甲带高8英尺(2.4米),其中高3英尺7英寸(1.1米)在标准排水量的情况下高于水线。在船体中间220英尺(67米)长的区域的最大厚度为9英寸(229mm),延伸到船首尾时减至4英寸(102mm)厚,冲角处为51mm。主装甲带上部的装甲带厚6英寸,覆盖在两座主炮座之间长220英尺的区域。两座主炮座厚14英寸(356mm),但在下层甲板处减少到10英寸(254mm)。炮座上的装甲罩(炮塔)正面厚10英寸(254mm),侧面厚8英寸(203mm),顶部厚3英寸。连接主炮座和舷侧装甲的斜舱壁厚12-14英寸(305-356mm)厚,但在较低的甲板位置则只有6英寸厚。保护6英寸速射炮的炮廓也有6英寸厚。装甲甲板的平坦处厚2.5英寸(64mm),倾斜处厚4英寸(10英寸),并向下延伸至装甲带底部。这显著提高了舰艇的防护能力,因为任何穿透舷侧装甲的炮弹在到达动力舱或弹药舱之前也必须穿透这层装甲。在中央装甲堡之外,倾斜甲板的厚度为2英寸(51mm)。战舰的前部司令塔有14英寸的装甲提供保护,但后部司令塔则只有3英寸的装甲进行防护。
正在下水的"敷岛"号
各舰简介
"敷岛"号(Shikishima):1897年3月29日在泰晤士河钢铁与造船厂开工建造,1898年11月1日下水,1900年1月26日服役。1923年4月1日转为训练舰,1945年11月20日除籍,1948年报废解体。
"初濑"号(Hatsuse):1898年1月10日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埃尔斯维克船厂开工建造,1899年6月27日下水,1901年1月18日完工。1904年5月15日午前在旅顺港外老铁山东南方向触雷,在2分钟内沉没。1905年5月21日除籍。
准备下水的"初濑"号
服役经历
日俄战争开始时,"敷岛"号和"初濑"号被分配到第一舰队的第一战队。1904年2月9日,她们参加了旅顺港战役。在战斗中,"初濑"号被击中两次,10人死亡,17人受伤;而"敷岛"号只被一枚6英寸炮弹击中,造成17人受伤。
1904年5月14日,"初濑"号、"敷岛"号和"八岛"号战舰,以及"笠置"号号防护巡洋舰和"龙田"号无防护巡洋舰号出海,执行对旅顺口的封锁任务。第二天早上,舰队遇到了新设立的俄国水雷区。10点50分左右,"初濑"号撞上了一枚水雷,使她失去了航行能力。而"八岛"号在帮助"初濑"号时也撞上了一枚水雷。12时33分左右,"初濑"号再度触雷,引爆了舰上的一个弹药库,船在一分钟多一点的时间内沉没了。尽管,同行的军舰营救了336人,但还是夺走了496名船员的性命。
1904年8月的黄海海战中,"敷岛"号没有被击中。不过,还是有一枚炮弹在她的一门12英寸的主炮中过早地引爆,使它失去战斗能力。在1905年5月的对马海战中,她被击中了9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摧毁了一门6英寸速射炮,造成了炮位上全部人员伤亡。战斗中,她的另一枚12英寸炮弹过早地在前部炮塔中引爆,彻底摧毁了前主炮塔。反过来,她和"三笠"号集火攻击了俄国战舰"奥斯利比亚"号,两枚大口径炮弹在船头水线处炸开了大洞,最后因进水过多沉没。她还向严重受损的俄国巡洋舰"乌拉尔"号发射鱼雷,击沉对方。整场海战中,她一共发射了74枚12英寸炮弹、1395枚6英寸炮弹和1272枚12磅炮弹。
1921年9月,"敷岛"号号被重新划为一等海防舰,并被用于各种训练任务。直到1923年被解除武装并重新划为运输舰。之后,一直作为训练船使用,直到1948年报废。
注:本文翻译自万维百科英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