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加入中国149次,被拒绝后仍坚持挂五星红旗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大小有时候军事力量有时能起到主导作用.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和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变成半殖民社会。经过多年的奋斗,一直到新中国成立,英明的领导层和坚强的人民团结起来,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没有哪个国家敢轻易的冒犯我们。
但是,并非每个国家都能如此幸运。中国周边有这样一个国家,因为没有足够实力保护自己的国家,便一再向我国发出求助,以至于单方面宣布属于中国,以便能够寻得中国的庇护。
这个国家就是锡金,一个面积只有七千平方公里的弱小国家,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东边是不丹,西边和尼泊尔挨着,北部是中国西藏,南边为印度,与梵蒂冈不同,没有强大宗教影响力的一个小国家,四周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大国,这个国家的处境可想而知。
面对当时的尼泊尔,弱小的锡金根本就不对手,无奈之下只能向清政府求救。当时,清朝皇帝是乾隆皇帝。在清朝的援助下下,兵力强盛的清朝派兵击退了了尼泊尔,维护了锡金的主权。从那时起,锡金一直对清政府怀有敬佩之情,认为清政府是世界上不可战胜的,愿意永远屈服和承认。
然而,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曾一度在世界范围内立于不败之地的清朝,也变成了几乎被任意屠杀的肥羊,不堪重负。国力弱小的锡金更是被周边国家任意侵犯宰割。英国和印度以各种方式欺压它,其中就包括暴力镇压。国民生活苦不堪言,甚至最基本的国家主权都无法保证。
其中印度做的尤为残暴,将长期疲软的锡金当作自己的后花园。在此期间,发生了几起流血事件,锡金国民在游行示威时,反对该国侵犯主权,但最后都被血腥镇压。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再一次把目光看向了曾经解救自己的中国。
1974年,锡金当时的领导人前后向中国外交部门发了149封求助信,表达了想加入中国的意向,但是由于当时的国际因素等各方面原因,中国没能回复锡金。但即使这样,锡金还是向全世界宣布属于中国领土,并且挂上了中国国旗。纵观历史一系列行为,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然而仅仅在三个小时后,这个弱小的国家就被印度占领。
1947年印度独立后,就曾有意考虑将锡金纳入其领土。 28年来,它 稳扎稳打,慢慢消耗,并最终在1975年完成了吞并计划。又过了28年,锡金是归属国已被中国正式承认,这就消除了国际认可的最后障碍。
历史的有趣在于,印度当时占领锡金没有被国际社会所斥责,也从未受到来自联合国的制约。因为当时世界格局正处于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全球霸权的地位,就很想借助印度在南亚的影响力,因此美苏两国都比较注重和印度的关系。
最后的结果就是,印度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得心应手;并且作为前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其实在某方面和西方国家关系处理的还算比较好;再加上印度还是不结盟运动的倡提议者,所以这让它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很吃香。
这样一来,就算各国都知道印度对锡金垂涎已久,使用的也是一些下三滥的手段,但是呢,因为锡金国小势微,很多国家其实特不愿意为了这么一个小国家而得罪当时正是香饽饽的印度,就这样,印度轻而易举地把锡金纳入自己的版图。回顾这个过程,我们其实可以发现,锡金一直处在随时被吞并的阴影之中。
这个小国就像夹在两个大人之间的小孩,小孩与龙大人更亲近,可是龙大人出于种种原因,不帮助,也没有放弃;而象大人却是极为贪心,极力地要带走它,最后小孩成了象大人的附属物。龙大人始终不愿意承认,坚持说,小孩是自由的。直到有一天,龙大人终于开口了,对象大人说,这个小孩是你的了。
锡金的人民
锡金现在已经成为是印度的一个邦,而且中国也在2003年6月23日也承认了这个事实。回头想想当时的149封电函,不禁让人觉得,相比于附属其他强国,只有自己的国家独立自强,有的绝对的国际影响力的时候,这样才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和认同。
结语但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就像我们的故乡。只有当你回头看时,你就会意识到你非常在意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的情感和遗憾只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