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夷陵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能与官渡、赤壁并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小说中,夷陵之战的战役规模都不算小,咱们以正史为例,夷陵之战中蜀军是五万人对战吴军的五万人,双方加起来是10万人的战争规模,战役规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战役中仅次于赤壁之战(25万人的战争规模)和官渡之战(15万人的战争规模)的大战役了。

夷陵之战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此战打乱了三国的军事格局、政治格局,巩固了三国鼎足之势。

夷陵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能与官渡、赤壁并

夷陵之战前夕,可以说是蜀国和刘备最辉煌的时刻,蜀军不仅成功夺取了西川广饶之地,蜀军还在汉中打败了强大的曹军,占领了军事要地汉中,由此蜀国进入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巅峰期,距离诸葛亮的隆中对只差最后一步,然后只要从荆州和汉中同时向魏国发动钳形攻势,那么就很有一统天下的希望。

蜀国接二连三的胜利,不光让魏国产生了巨大震动,还深深地刺痛了吴国的玻璃心,江东方面感到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又与魏国联手,派兵袭取了蜀国的荆州,吴国成功夺取了战略要地荆州,还斩杀了关羽,成为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源头。

夷陵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能与官渡、赤壁并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备举全国之兵东征伐吴,前期打的顺风顺水,但是后期孤军深入,被吴国陆逊在夷陵一把火烧的片甲不留,蜀军的大败,不光令蜀国国力重创,还让失衡的三足格局重新稳固,蜀主刘备也在这场战役中丧命,蜀国进入了蜀后主时代。

从政治角度来看,蜀国经历此大败后,荆州彻底归属吴国,这就意味着诸葛亮的隆中对无法继续下去,也意味着蜀国基本上没有了一统天下的可能性。此战役后东吴和蜀国国力均有所下降,与曹魏的国力差距拉大,所以外交策略也要随之而调整,继续要和东吴结盟,攻拒曹魏,才是两国的求存之道。

夷陵之战的规模并不大,为何能与官渡、赤壁并

从军事上来看,蜀国虽然没有了战略要地荆州可供用兵,但是依然还有川蜀和汉中之地,自保有余之际,依然可以通过汉中居高临下时不时的向关中打击,即便是无法攻入长安,也能够大大损耗魏国在西线的军力,起码使之无法短期内有向西川用兵的可能,这也是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的目的所在。

同时夷陵之战也是三国疆域的奠基之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没有爆发更大的战争,无形中延长了三国的历史进程,所以这场战役影响还是蛮大的,和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