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兵贩子诈骗2万被判1年!提醒:现在当兵不
据中国民兵报道,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军地破获了一起征兵诈骗案。在2019年夏秋季征兵期间,河南省驻马店市高新区居民黄丽娜的干儿子宋某龙早早地在网上报名参军,但在一次与朋友交谈聊天时,一个自称市里某劳务派遣公司名叫张某勇的人员,声称自己与征兵办的人关系特别熟悉,可以帮助疏通关系,并承诺确保黄的干儿子顺利入伍。
为取得黄丽娜及应征青年宋某龙家长的信任,张某勇煞有介事地拿出了十几名往年入伍新兵的信息,并表示都是自己全程操作帮助他们顺利入伍的。更绝的是,张某勇竟然声称与区征兵办参谋人员熟悉,还敢向黄丽娜提供这名参谋人员的手机号。
后来的情况便可想而知,从征兵报名到体格检查,从政治考核到役前训练,从定兵公示到方向分配,张某勇都谎称是自己做了大量协调工作,更是理直气壮地多次向黄丽娜及其新兵宋某龙家长索要活动费用共计2万元。
张某勇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结果却被一条公益广告戳穿了。当时驻马店市驿城区廉洁征兵做得非常到位,“当兵不花钱”的宣传更是深入人心。黄丽娜感觉有蹊跷,便将情况反映到区征兵领导小组,后经查证,宋某龙参军入伍程序符合推优标准,压根就不存在打招呼、走关系的成分,完全被张某勇给忽悠了,张也根本没有通过所谓的“内部关系”帮助宋某龙入伍的能力。
最终,驻马店公安机关在湖南浏阳将张某勇拘捕归案,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认定,张某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钱财2万元,数额较大构成了诈骗罪,严重扰乱了征兵工作秩序。为严厉打击这种诈骗行为,区人民法院判决张某勇一年刑期,责令退赔原告2万元经济损失,并处以5000元罚金的处罚。(刘 韬、马壮壮)
征兵期间,类似这类的诈骗事件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兵入伍名额有限、家长送子女参军心切的心理,以及部分民众对征兵政策、流程不太了解的情况,以部队有熟人、有关系,能开后门等谎言,骗取适龄青年及家长的信任,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咱们再看一个典型案例。
2016年3月,被告人廖某与被害人通过交友软件认识。在之后的聊天中,被害人称其妹妹想找关系入伍当兵,廖某遂谎称自己的舅舅在湖南省委工作,并持假警官证冒充警察身份,获得被害人信任。
后来,廖某以“帮助”被害人妹妹入伍当兵需要打点关系为由,先后三次骗得被害人现金人民币17000元及名贵香烟数条,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被告人也因招摇撞骗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
每到征兵季,总有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因此广大应征青年及家长一定要认清虚假言论谨防上当受骗!为此,小编也梳理了6种常见诈骗方式:
1、谎称自己在军队的亲戚有权定兵谎称自己在某部队内有大领导的亲戚,以有权定兵和提供兵员指标为幌子,骗取适龄青年和家长的信任,以入伍需要活动经费为由索要钱财。
2、谎称有关系可以通过体检和面试
谎称在医院或其它部门有关系,以可以帮助应征青年顺利通过体检、面试等为借口,骗取钱财。
3、冒充接兵干部或现役军官敛财
冒充前来接兵的“干部”,以能帮入伍青年考军校、或提干为由,让应征青年及其家长主动将钱财送给他们。
4、打着当地征兵部门的领导幌子敛财
自称认识当地人武部的领导或其亲戚是武装部领导,能帮应征青年入伍的幌子,以需要活动经费为由索要钱财。
5、以能调换岗位等为由敛财
谎称在部队有关系,以能够帮助入伍青年调换岗位、工作调动为名骗取钱财。
6、组织团伙进行诈骗
组织诈骗团伙,一人当“托儿”,以花言巧语骗取有应征青年及其家长的信任,其他人或冒充人武部干部或充当前来接兵的“干部”,让应征青年及其家长主动将钱财送给他们。
最后,只要记住“当兵不花钱”这句话就行了!这里还要告诫那些不法分子,实施征兵诈骗是严重的犯罪,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