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文|晨夕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第一次由北京南下,便带着妻子王光美专程来到了南京雨花台,深切哀悼他的革命伴侣何宝珍。

何宝珍是刘少奇的第二任妻子,他们原本志同道合,恩爱有加,婚后还生养了三个孩子,但为了革命,何宝珍不幸牺牲,那年她年仅32岁。

作为一名女战士,何宝珍无疑是伟大的,为了革命,她舍弃亲情,忍痛送别骨肉,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感人心扉,催人泪下。

何宝珍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革命的早期领导人,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她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32年,但在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她却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哪怕被捕入狱,她也坚持与敌人进行英勇机智的斗争。

何宝珍,不愧是伟大的红军女战士。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1902年5月,何宝珍出生于湖南道州一贫民家中,其父何瑞蓉依靠做点小生意,养育了一家五口。

虽然出生贫苦,但何宝珍自幼聪慧,很有上进心,不过在那个年代,穷人家的女儿,大多没有追求梦想的权利,她们的命运似乎从出生那一刻,就被定格了,无非是到了结婚的年龄,在父母的安排下,和一个陌生男子结婚,日复一日,过着单调且乏味的生活。

何宝珍也如此,虽然她有理想,但在父母看来,嫁人才是女儿最好的出路,于是,在何宝珍17岁时,父母便张罗为她寻一个好婆家。

别看何宝珍是弱女子,但她骨子里很倔强,她坚信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包括婚姻,为了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外出求学。

1918年,何宝珍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从此远离了那个封建的家庭。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入学后的何宝珍,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除了努力刻苦学习外,她还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成为湘南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的组织者之一。

当时的何宝珍,其实可以有更多选择,她可以安心读书,学有所成后,在社会上谋取一份不错的职位,再找一位志同道合的人组建家庭,相信日子一定会过的很舒心。

但国家危难之际,何宝珍比任何人都清楚,国无宁日,哪有个人的岁月静好,作为一名中国人,她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是国家的安定与和平。

于是,何宝珍放弃了最好走的那条路,和多数热血青年一样,走上了最艰难的为革命而生、而奋斗的道路。

在学校时,何宝珍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包括毛主席、杨开慧、蔡和森等人,和这些人接触后,何宝珍的人生目标更清晰了,那就是做一个坚定的革命主义者。

在这些人中,何宝珍对毛主席最为钦佩,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她深感自己的才干、见识、思想等方面还都太薄弱,而且当时就有了毛主席的想法。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1922年,何宝珍因积极活跃,通过组织上的考验,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她因为领导学潮被校方开除,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何宝珍被开除后,就住在了毛主席在长沙的家中,也是在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家中,何宝珍第一次见到了刘少奇。

那日,刘少奇和毛主席见面后,俩人就开始谈工作,从共产国际方面的新指示,到红色组织中央的新斗争纲领、再到如何领导工人革命等等,涉猎范围非常广泛。

他们的谈话都传到了何宝珍的耳中,听得她热血沸腾,同时她也对刘少奇的身份有了好奇心。

于是,何宝珍跑去问杨开慧,杨开慧告诉她:“他叫刘少奇,刚从苏联回来,还在莫斯科大学读过书。”

听说刘少奇是从苏联回来的,何宝珍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敬佩之情,苏联可是她做梦都想去的地方,而且这个梦貌似永远也不会实现。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这次刘少奇来到毛主席家里,主要是商量去安源举行工人罢工的事情,何宝珍听到这个消息后,埋藏在心里的革命种子瞬间发芽,她也有了要去安源协助组织罢工的想法。

在刘少奇走后,何宝珍就征求毛主席的意见,是否可以派自己去安源,毛主席同意了她的请求,并安排她给刘少奇当助理。

此时的何宝珍还不知道,不久的将来,自己会和刘少奇结为革命夫妻,一起给革命事业而奋斗。

那次分别后不久,何宝珍和刘少奇再见面,就已经是领导和助理的关系了,他们一起奔赴安源,组织工人罢工。

朝夕相处下,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最后在共同的理想与追求的驱使爱,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曾被父母安排婚事,尤其是刘少奇,曾被逼娶亲,所以何宝珍算是刘少奇的第二任妻子。

何宝珍和刘少奇从相识到相爱,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他们属于自由恋爱,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堪称是完美的结合。

1923年对于何宝珍而言,可谓是“双喜临门”,一是她成功加入了共产党,二是在当年4月,她和刘少奇结为革命夫妻。

婚后,他们没有时间去享受二人世界,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何宝珍,身份的转变让她变得异常忙碌,她既要照顾家庭,又要辅助丈夫工作,每天都没有停歇的时候。

但何宝珍毫无怨言,相反这一切让她很兴奋,和心爱的丈夫,一起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这难道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吗?

从此后,何宝珍就跟着刘少奇,为革命事业到处奔波,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1925年春,组织上安排刘少奇南下广州,开始新的斗争,作为妻子和革命同志,何宝珍告别了工作了两年多的安源,随丈夫奔赴广州,

婚后三年间,他们先后有了一儿一女,没有父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但为了革命,刘少奇夫妇只能将一双儿女送给他人抚养,儿子允斌送回了老家,女儿毛毛则送给了一户工人家庭。

何宝珍原计划等生活稍微安稳些,就回来看孩子,可是当时局势太那么紧张,何宝珍身兼重任,她致死都没有看到一双儿女。

1927年,对于革命党人而言,无疑是最恐怖的一年,随着四一二和马日事变的发生,大革命彻底失败,无数进步人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刘少奇和何宝珍也成为了敌人头号逮捕对象,随时都有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危险,但夫妻二人没有丝毫的畏惧,他们依然是活跃份子,一直在从事地下活动,并尽力传播革命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坚信只要不放弃,革命人士是杀不完的,只要革命队伍不断扩大,就终究会有胜利的一天。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这期间,他们又迎来了小儿子刘允诺。

1932年冬,组织安排刘少奇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工作,何宝珍则带着小儿子继续留在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当时地下工作,不但要负责宣传革命思想,还要组织营救落入敌人手中的进步人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但何宝珍没有任何犹豫,她服从组织安排,在分别前,刘少奇不无担心地说:“在白区斗争很危险,尤其是营救进步人士的这份工作,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

何宝珍明白丈夫的担忧,为了让丈夫放心,她很淡然地说:“你放心吧,我什么都不怕,造就做好思想准备了。”

革命中的每一次分别,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再见面不知是何时,只是夫妻二人都没想到,这一次分别,竟然是永别。

刘少奇走后,留在上海的何宝珍, 担任全国互济总会的领导职务兼营救部部长,她化名王芬芳,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四处奔波,争取社会力量,想尽一切办法营救落入敌人手中的同志。

很快,何宝珍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933年3月她被逮捕,对于这一天她造就做好了思想准备,当敌人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无比从容,随手将三岁的儿子交给了邻居大嫂,作为母亲,她只能在心里对孩子说一声:“儿子,好好长大。”

何宝珍被逮捕后,被押送到南京国民党模范监狱服刑,她的身份一直都是小学老师王芬芳,虽然敌人觉得她可疑,可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最后只能判她15年有期徒刑,希望慢慢找到突破口。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在监狱中,何宝珍机智地隐瞒自己的身份,同时和狱中的同志们,偷偷组织难友同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斗争。

除此外,何宝珍还利用难得的放风的机会,鼓励难友,让他们一定要坚强,何宝珍的勇敢和乐观,犹如黑暗中的一道光,让难友们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入狱一年左右,何宝珍都完好地掩饰了自己的身份,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刑罚,她始终没有屈服。

但不幸还是发生了,不是所有人都用何宝珍那样的觉悟和勇气。

1934年,一位红色女干部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动摇了,最终说出了王芬芳的真实身份“她是何宝珍,刘少奇的妻子”。

这个人就是何宝珍的贴身秘书,何宝珍被最亲密的战友出卖了。

敌人得到这个消息后,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他们以为可以从何宝珍这里,得到更多的消息,获得更多机密,但他们终究是小看了共产党人的决心和毅力。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起初,敌人用利益诱惑何宝珍,一无所获后,他们开始对何宝珍进行严刑拷打,可何宝珍守口如瓶,坚强不屈,坚守党的秘密,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敌人无计可施,又开始诱惑她:“只要你发表声明,和刘少奇脱离夫妻关系,不但会获得自由,还可以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

何宝珍看着敌人那副凶恶的嘴脸,狠狠地“呸”了一声,敌人知道何宝珍是硬骨头,他们也越来越没有耐心,最后又用死亡威胁何宝珍。

何宝珍冷冷一笑:“要口供,没有;要命,有一条。请吧,革命者是杀不尽的!

敌人见何宝珍如此顽强,知道继续耗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为了杜绝后患,他们决定送何宝珍上刑场。

面对死亡,何宝珍毫无畏惧,从她入党那天起,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为革命燃烧自己的生命,她无怨无悔。

只是可怜了自己三个年幼的孩子,从此后没有了母亲,还有她心爱的丈夫,从此后就天各一方了。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但何宝珍坚信,孩子长大后,会理解母亲的选择,而丈夫也会支持自己,她们是革命人士,为了中国的未来,牺牲自我也值得。

1934年12月,何宝珍高唱着《国际歌》,一步步走上刑场,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终年32岁。

何宝珍牺牲时时,刘少奇正走在长征的路上,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后,他悲痛不已,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夫妻,共同走过了11年幸福而艰难的生活,最终也未能等到革命胜利,没有走到白头到老。

后来刘少奇为妻子写了一篇简短但饱含深情的小传:

“何宝珍,女,湖南道县人。湖南衡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学生。一九二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入党。

因反对学校当局的学潮被开除学籍,一九二三年到安源路矿工会所办之工人子弟学校教书,是年与我结婚。和我一道参加过长沙、上海、广州、武汉、天津、满洲等地党的、工会的、妇女群众的许多工作。

生二子一女。于一九三三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入狱,被判徒(刑)十五年,由南京第一监狱执行。因她与狱外党的组织发生关系被发现,第二年判决在南京杀害。”

何宝珍:21岁嫁刘少奇,却只做了11年夫妻,丈夫

刘少奇含泪写下了这个简短的传记,心里痛苦难言,他挚爱的妻子,最好的革命伴侣,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作为刘少奇的妻子,何宝珍与杨开慧的命运及其相似,而刘少奇对她的感情,也犹如毛主席对杨开慧的感情,至醇至浓。

何宝珍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她却有着铮铮傲骨,面对敌人的酷刑,她坚强不屈,面对死亡,她毫不畏惧,甚至走向刑场时,都都是昂着头的。

她虽然牺牲已八十多年,但她的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却永久地留在了国人心中,我们竖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本文原创首发,抄者必究!!!)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