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从5款典型无人机来看我军无人空战模
更多军事分析,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烽线丛谈#
近年以来,我国军事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较醒目的是以J20为代表的新一代主力作战飞机快速发展成熟;而另一个不太被关注的领域其实也在快速发展:以翼龙、彩虹、利剑等无人机发展也风生水起,不落人后。
在无人机领域,军迷朋友们了解比较多的往往是近年来我国长航程无人攻击机各种出口佳绩,而我军自身无人机发展和规划由于公开信息不多,往往少有人知。近年以来,随着空中作战思维的变革,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范围空军强国都在规划下一代无人作战平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卓有成效。
以翼龙、彩虹为代表的我国无人机明星虽然取得了亮眼的出口成绩,但务实地说,这两款无人飞机在技术水平、作战性能等方面都只是军事无人机领域的一般水平,这些无人机对付那些没有完整体系空中力量的国家还行,但在面对空军强国时,由于其非隐身性、机动性差、航速慢等缺陷,上述两款飞机并不具备影响并改变战场面貌的能力,这其实也是我军一直一来都没有大量装备类似的无人机的关键原因。
我国军民用无人机发展风生水起
目前来看,我军自主装备的无人机更多强调与军事强国冲突时作战能力。陆海空三军都已装备了相应无人飞机。陆军方面,主要装备方向为各种中近距离无人战场侦查飞机,为各种陆军火力平台提供及时战场信息;海军方面,主要装备方向为舰载无人直升机和无人侦察机,用于海上侦查与电子支援;空军方面,无人机装备最为丰富,有用于侦查监视的各种远中距离无人侦查飞机,也有无人对地攻击飞机,还有无人预警飞机,无人电子战飞机等。
当前,随着美欧等军事先进国家陆续提出如六代无人作战系统、忠诚僚机的项目发展计划,未来空中作战无人化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为此,根据公开资料,小编特别分析了我军装备的几款典型无人作战飞机,以此试图描绘出我军对未来空中无人战场的基本理念和规划。
“攻击11”隐身无人攻击机攻击11无人攻击机是一架无尾飞翼,具有高度隐身特性的无人飞机。该机为单发发动机,其可能装备贵发公司研发的WS13B型发动机无加力版本。一般认为,攻击-11是 “利剑”无人机的完成版。据透露,“利剑”的翼展约14米,起飞重量估计为10-15吨,攻击11采用与利剑无人机同样的发动机,因此,其相关性能应与利剑较为接近。该机为机内弹仓,弹舱的细节目前无法获悉,但相信可以容纳各种对地攻击弹药。
攻击11隐身无人攻击机 图源:中新网
攻击11的具体用途官方也没有公布,但从其布局来看,该机应该是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兼有侦察、监视能力。该机无尾飞翼的隐身性能优秀,较低的翼载意味着优秀的高空性能,是天然的隐身攻击、侦察、监视平台,能够承担高危环境下的敌方战场关键地面目标打击、侦查和监视任务。
相比于X47B和“猎人”无人机,由于体型相对较小,攻击-11可能航程和留空时间不足。我国另外一款隐身无人机“彩虹-7”的构型也许更适合长航时、高空巡航。这从一点来看,攻击11更多将承担隐身对地攻击任务,而彩虹7更多承担长航时侦查与监视任务,双方分工较为清晰。
彩虹7无人机模型 图源:环球时报
作为隐身攻击机,一般认为,攻击11任务有两大类:1)针对纵深战场关键目标突防攻击,针对战场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在敌方严密的防空网络环境下,能够及时快速抵达攻击区域,准确投放攻击弹药;2)战场巡逻-猎歼攻击,在交战区域带弹巡航,监视相关敌方动态同时,寻机打击敌方时敏型关键目标,一般要求能够长时间徘徊待机。
由于航程和留空时间有限,攻击-11的定位更可能偏向突防攻击也就是第一类任务模式。因此,小编认为,该机操控方式应与翼龙和彩虹两大系列无人机较为类似,在中短距离内采用无线电遥控模式进行操作,更远距离上可能加载卫星通信模块。
与翼龙系列不同,由于采用了高度隐身化设计,攻击11作战能力将更加突出,能够在面临严密封锁的高危战场环境中进行突击作战,这一特性使攻击11未来能够与我军J20、J31等五代有人隐身战机形成有效的作战协同。
我们知道,受限于内部弹仓的限制,五代战机在隐身作战时难以携带较多的攻击弹药,在携带有必要的对空导弹之后,对地弹药携带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如果未来五代有人战机与攻击11形成协同,五代机负责空中掩护和防卫,而大量攻击11战机负责投放对地弹药,这样就能有效解决五代机对地攻击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其他模式(非超音速飞行)下,攻击11无人机还有可能作为五代有人机的忠诚僚机,提供电子干扰、导弹拦截等各种协同作战任务。
“神雕”无人预警机“神雕”无人预警机是我国航空工业在无人机领域的一大创举。根据分析人士评估,该机长度约为25米,翼展宽约50米。这意味着"神雕"是一架巨大大无人机,其起飞重量可能达到15-20吨。从其体格来看,该机也是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无人机之一。
神雕无人机CG图 图片作者:钢铁机机
网上相关图片显示,神雕无人机机身四周装有分布式有源相控阵天线,这使该机可以提供360度的全向预警,据推测,该机雷达可能采用了双波段设计,可以在X波段和UHF两个波段工作,这两种波段中,X波段可以提供精确的火控信息,UHF波段由于波宽较宽,具有一定的反隐身能力。
作为一款大型无人机,神雕无人机由于其机身巨大,必然会使其空中机动性变差,雷达信号明显,鉴于此,该机显然不适应于需要高机动性的战场前沿空域的空中预警。
小编以为,神雕无人机的任务选项应主要是从事国土防空和反隐身警戒预警任务,该机完全可以在我国陆地和近海空域,在国土防空网的保护范围之内,保持长时间的高空、低速巡航,作为我国空中预警体系的战略组成,承担反隐身国土防空作战、空中警戒任务和边界监视等战略和战术任务。
神雕无人机的装备和服役,使我国空中预警体系多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的空中平台,尤其是在五代机时代,神雕无人机能够有效弥补我国反隐身雷达预警体系的空白。
“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2019年,无侦8无人侦察机通过国庆阅兵突然出现在人们面前。从照片来看,该机的机背具有两个挂耳,显示它是由空中飞行平台如轰-6系列轰炸机挂载到高空发射,据分析人士推测,该机采用了液态燃料的火箭发动机进行推进。
无侦9高空高速无人机 图源:央视
根据央视报道,无侦8无人机将是我国首款高空高速型侦察机,其侦查模式类似美军D-21B,空中发射后爬高加速。
对侦察飞机而言,高空飞行有利有弊,站得高看得远,高空飞行能增加自身拍摄面积,高空状态下的无侦-8跟低轨道卫星一样能在一次通过就完成大面积地面的拍摄,使指挥中心能在攻击前确认机动武力的确切位置,攻击后则能够清点被命中的目标残骸,从而规划下一波攻击行动;然而,高空飞行模式下,无侦8也更容易被敌方雷达探测,从而导致被攻击,为应对这一弊端,无侦8采用了高速飞行模式,据推测,该机预计能够以3倍音速的时速高速飞行,从而能够快速进出侦查目标区域,高空和高速再接上适度机动,使其能够大幅降低防空导弹威胁。
DF21反舰弹道导弹 图源:环球时报
对于无侦8型侦查无人机,很多军迷朋友比较疑惑其用途,由于卫星侦查的发展,美军早就已经放弃了上个世纪发展的类似侦查机型,为什么我军在新世纪还要发展这种上个世界似乎已经“过气”的型号呢?根据小编推测,无侦8飞机应该是我军独立发展的反舰弹道导弹攻击系统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知道,反舰弹道导弹远程打击敌方大型水面舰艇的时候,敌舰艇是在不断移动的,对于这种时间敏感型目标,卫星侦查往往不能实时反映目标位置信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款高空高速侦察机能提供快速侦查并及时更新目标位置信息,这就能有效引导弹道导弹进行末端制导攻击。
无侦8的服役,也代表着我军反舰弹道导弹系统从研发、试制开始走向成熟。
“翼龙2”无人电子战飞机近年来,我国相关科研单位公开展出过多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如2016年珠海航展公开展出的KZ-100无人机电子侦察系统,根据资料,KZ-100电子侦察系统能够搜索、截获对方雷达系统信号,然后对信号进行分析,确定技术参数、性质和用途,确定信号源位置,为其他攻击平台提供目标信息来源,也能为我军电子对抗和干扰平台提供信息支撑。
国产无人机机载电子侦查和干扰系统
另外一种系统是JN-1101-U无人机通信对抗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截获、定位对方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分析、干扰和定位。系统可以自适应干扰目标,具备多种干扰手段。
这两种系统还可以引导无人机上面光电探测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对目标进行精确识别,并且引导攻击。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无人机在电子战之中作用正日趋重要。无人机体积小、信号特征小,可以深入到对方纵深高危区域探测目标。由于距离近,且不担心战损,可以更加自由地获取更多的电子信息,或者以更小干扰功率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另外,无人机还有一个非常关键优点,那就是可以主动暴露行踪,甚至被对方击落,可以为有人战机提供掩护和支援。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战场上无人机将更广泛执行电子侦察、主动干扰、通信对抗等方面任务。
翼龙2无人电子战飞机 图源:快资讯
作为一款高量产无人机平台,翼龙2电子战无人机更多作为翼龙无人机的一种模块化装备发展而来,未来只要任务需要,我军其他型号无人机也可以搭载各种形式的无人机电子战系统,以适应空中战场复杂的电磁争斗形势需要。
“WZ-6B”舰载无人直升机WZ-6B是我军发展的一款专用舰载无人直升机。其具备在航行中舰面自主起降能力,能够执行海上侦察、目标指示、通信中继、电子对抗等多种任务。
WZ-6B无人直升机 图源:中新网
根据资料,WZ-6B型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600公斤,载荷250公斤,续航时间可达8小时,根据其机身光滑表明特征推测,该机还具备一定的隐身性,总体性能与国外MQ-8B“火力侦察兵”比较类似。
WZ-6B无人机的装备,表明我国已经突破了中大型舰载无人机的关键技术,为我军各种水面作战舰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空中支持平台。
美军“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降落
大家知道,我军很多水面主战舰艇目前仅装备一架直升机,根据任务需要,目前我军舰载直升机大多以反潜探测为主要考虑,而在未来战场复杂化背景下,海上微小目标侦查、远程目标指示和中继制导、电子干扰和对抗等需要也会变得更加频繁,这使1架舰载直升机很难适应目前的任务需要,如果能够装备WZ-6B无人机,无疑将大大提升我军水面主战舰艇的任务空中任务选择区间。
综合上述五种新型无人机的发展来看,未来战场环境下,自动化、智能化与无人化将深度参与各种有人化作战环境。在对抗激烈的交战环境下,发现即面临被摧毁,各种无人作战平台将更多由战场辅助角色转变为战场前沿角色,在高危环境、高机动作战等背景下与有人作战平台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另外,我们还看到,目前无人机更多的作战形态属于有人远程操控下的“人在回路”模式操作,这使无人机面临各种通信干扰时较易任务失败,随着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机的操作将实现“人工操作+智能化决策”相互结合,这种模式下,无人机集群、无人机空战等更复杂场景下作战模式也有望逐步成为现实。
空中作战环境相对地面和海上较为简单,更便于实现数字化管理,因此,未来无人作战将有望首先在空中作战中得到大范围应用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