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由大24岁大姐喂奶长大,8个哥哥姐姐供他上学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说到历史剧,我们绝大部分人第一印象就是《三国演义》,而其中最经典或者说老一辈最喜欢的肯定是94年央视版。
这也是很多人年轻时不可缺的记忆。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可以算是我国历史小说艺术成就最高的,没有之一。
这部小说让无数人被三国时期那热血沸腾的年代所感染。刘备的仁义无双,曹操的阴险霸道,诸葛亮的智谋无双。
吕布与貂蝉,曹植和甄宓的千古爱情。大乔小乔还有孙尚香的美人传说!
几乎所有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欣赏喜爱的地方。
有人喜欢金戈铁马成就一翻千秋伟业,有人喜欢武将一比高下,有人喜欢情情爱爱帅哥美女,有人喜欢智取谋划,决算千里之外。
各种韵味,细细品尝。
虽然三国的话题不断,历史的话题也从没断过。但我们普通人接触历史绝大部分都只能从影视上来了解。毕竟现代快节奏的社会让我们去大部头的历史书中去寻求也是为难人,好多人连文言文都读不懂,而且这些大部分又臭又长,读起来就一个字,烦!
而恰恰更让人难受地方在于好的历史剧太少了。历史剧不好拍。
真实的历史和我们印象中的历史总会有偏差。
而历史故事有时候也没有小说那样的戏剧性。
历史场景的还原更是让人头大无比。
还有我们不得不重视的历史人物形象,或者说演员契合度的问题。
前一个演员演过的角色总会对后面的演员造成阴影,后面的演员很难突破。
而对于《三国》这种影视形象近乎固定的就更难受了。因为老《三国》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而要在这种近乎固化的形象中突破自我,对于演员的演技来讲,那真是在颠覆自我。
而新《三国》开拍对于每个演员来讲都是一个挑战。
而其中我觉得最好的就是刘备的主演者于和伟。特别是《军事联盟》里面又演了曹操,把两个完全近乎对立的角色演绎的非常经典。这种演技在新生代演员里面是非常少的。而现在小鲜肉偶像派的崛起让演技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只要在那里耍帅就行,即便他演的不是个东西。
而于和伟的演技为什么这么好呢?
除了天赋,就是个人的努力了。
于和伟生于1971年,而于和伟的家庭比起其他人来说会更艰难,为啥呢?因为他上面还有5个姐姐,3个哥哥。他是家里的老九!
那个时候国家还提倡多生的啊,生他的时候他妈妈已经45了,实实在在的高龄产妇。用当时的话来讲,那就是英雄母亲。
生的多,日子自然过的苦。生了他的时候家里根本就养不起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活下来了,这也算是他的幸运。
他的大姐比他大24岁,那个时候结婚还比较早。所以出嫁的姐姐这时候也生了孩子。他大姐心疼他,把他抱回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养,用自己的奶水养大了这个弟弟。
更惨的是三年之后父亲又去世了,而已年老的母亲只能去卖卖红薯赚一点微薄的收入。
这样的家庭条件对于人的成长那真是一场磨练了。
中学毕业的于和伟曾经想过以后可以教小孩子学唱歌,当老师也是一门很好的职业。不过更幸运的是他在三年后考上了抚顺话剧团。这成了他演艺事业的起点。话剧团的日子给他的演技打下了良好的底子,因为话剧团的表演就是工作,就是生活。
后来更是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他的大姐把砸锅卖铁,把家里最值钱东西,一架钢琴贱卖然后供他上学,再加上其他哥哥姐姐,八个哥哥姐姐一起供他上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毕业之后的于和伟经历几年演艺圈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成名。
百善孝为先,功成名就的于和伟没有忘记曾经资助过他的哥哥姐姐,还有其他亲朋好友。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帮助过他的人。每次谈到她的大姐都是以泪洗面。
我们常说施恩不求报,但作为一个人,哪能不记得别人的好呢?
有能力的时候回报当初帮助你的人,就会有很多的人会帮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