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文学造诣指一个人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表现心灵世界的艺术水平。一般来说文学造诣高的人,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都相对较高,能够很好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生活的感知也会灵敏。那么,文学造诣低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告诉你,会吃亏!会有很惨痛的经历!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杜佑,做官和修史很厉害,官至宰相,创作的史书《通典》堪称鸿篇巨制,但文学造诣不咋地,因此闹了一个“尬事”!

出生在文人家庭,却不喜欢文学

杜佑是唐朝中叶时期的人,家在都城长安,出生在门第显赫的士族官僚家庭。极好的条件,给了杜佑及其哥哥们优越的成长环境,从小有专门的先生,家里有丰富的藏书,还能遇见很多达官贵人。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大哥杜信,是当时有名的文人,醉心于文史书籍,在史学方面特别有建树,写了很多史料评述文章,也创作了不少史书。

二哥,杜位更是才华过人,宰相的女婿,社交非常广泛,与很多文人墨客有来往,吟诗作赋,对酒当歌。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在这样环境中的杜佑,文学修养应该也很高吧,大哥二哥的熏陶,文人墨客的耳濡目染,随随便便拿起纸笔,诗句便能跃然纸上。先入为主的想象很美好,可杜佑会是这样的人吗?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当然不是!杜佑对弄文泼墨、写诗作词等文学活动没有任何兴趣,他喜欢的是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儒学著作、法令制度典籍才是他的菜。因此,读的文学书籍、诗词作品很少,文学修养马马虎虎。

给皇上推荐诗作,被怼六个字儿

在杜佑做扬州淮南行政长官时,他认识了一位诗人崔叔清,读罢其诗作,杜佑感觉甚好。于是,他就上书把崔叔清及其百余篇诗作推荐给唐德宗李适。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李适虽然是皇帝,但非常擅长作诗和写文章,而且还写得不错,有模有样。

明朝的《三才图会》书中说“李适善属文,尤工于诗。《全唐诗》录有其诗。”

明代文学家胡震亨在《唐音统签》中评价李适的诗歌“德宗诗尚(讲究)雅正。”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唐德宗拿到杜佑推荐的诗后,哭笑不得,没有好气。从淮南到长安,不远千里推荐来的诗作,唐德宗说了6个字儿,那六个字儿呢?

唐代李肇在《唐国史补》中记载:“杜太保在淮南,进崔叔清诗百篇。德宗谓使者曰:‘此恶诗,焉用进?’时呼為‘准敕恶诗’。”

唐德宗对来送诗的人说“此恶诗,焉用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烂诗,还用送?”,这六个字怼的人好心痛!

这六字儿,伤三人

“这烂诗,还用送?”,多么痛的领悟呀!让人情何以堪,没有办法呀,人家是皇帝,是唐德宗,什么都能说。德宗这一句话真伤人!至少伤三个人。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杜佑,淮南行政长官,到底什么欣赏水平呀!这样的诗,都认为好,还推荐100余篇!不怪人家唐德宗诗作水平高,只怪杜佑鉴赏能力有限,文学造诣确实不咋地,应该说很低。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崔叔清,诗的作者,写诗自娱自乐就行了,还拿出来“显”,这下全国人民都知道崔叔清的诗很差劲,可是“准敕恶诗”,皇上特批的差诗,算是差评到顶峰!

唐朝此人给皇上推荐诗作,皇上说了六个字儿,

使者,奉命送诗的人,千里迢迢,风里来雨里去,竟然送的是“烂诗”!使者也就是现代的快递员,星夜奔袭,结果“差评”!这是谁的错?使者只是一个送货的人,这锅不背。

看来呀,诗词这些东西不能随意推荐。你认为好,那只是你的感受!推荐东西或送礼物需要谨慎呀,否则可能自找伤害。

参考书籍:《三才图会》、《唐音统签》、《唐国史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