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家庭户均1.5套房、资产总额317.9万的这份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被这么多网友团结一致集中火力猛怼,是源于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于上周五在官方账号发布,因出人意料的相关数据迅速抢占各大网络热搜,一时之间,"拖后腿"言论再次被搬上网络。
原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有些人就注定要一辈子拖国家后腿,这次更严重。数据显示,经过对全国30个省份的3万余个家庭做出详细调查,城镇家庭总资产317.9万元,住房拥有率超过96%(收入最低家庭住房拥有率89.1%),户均1.5套房,收入排名前10%家庭总资产占比47.5%,其中,北京、上海和江苏家庭总资产排名前三,这些家庭资产主要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超过了七成,与此同时,居民负债率仅为9.1%。
原来大家都这么有钱,财富藏得如此之深!到底是谁参与的调研工作,请把工作人员给我找出来,我只想心平气和问他们几个小问题,我发誓、我保证、我绝对不会打死他!我相信,这是看完这份报告之后大多数人的心声。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了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提到重要一点,截止今年3月份,我国网民人数达到9.04亿,其中72.4%的网民合计约6.5亿人,收入不足5000元!
将两份报告做对比分析,大家后者的信任程度明显超过前者,面向全国9亿网友收入调查出具的报告也因此成了抨击人行出具报告最有利的证据。
孰是孰非还没定论,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中国人民银行最开始刊登报告的官方公众号上,已经查询不到这份报告!它惊奇的消失了!这是不是有什么暗示呢?
有人猜测,中国银行是受不住压力才被迫撤回报告,有这种可能吗?
中国银行在银行金融体系中一直扮演着家长角色,它只需要直面全国各大商业银行,业务对接上从来不需要直面普通老百姓,所以,人民银行总给外界一种高处不胜寒,权威发言人的感觉。
如今,权威人士发出的这份报告,号称是首次对居民资产负债作出的摸底排查,是国内关于城镇居民资产负债情况最为完整的报告,对决策层意义重大。
这就不难解释,如果这份报告只是用来娱乐好玩的,那出来也就出来,大家为之一笑罢了,但偏偏肩负使命重大,那岂可儿戏呢?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也就是城镇人口数为8.4亿,而这份报告调查样本居然只有3万户。一个家庭按3口人计算,调查人数为9万人左右,占群体成员比例为万分之一点七一,用3万户调查数据来决定8.4亿人的平均化水平,同样不具有任何说服力。
除了调查样本本身涉及人群过低外,有没有存在人为选取偏好也是个重大问题点。这3万户家庭虽然涉及到全国30个省份,但每个省份选取比例是如何决定的,是总行集中调查还是任务式分派给分行零散组织的调查,如果是后者,调查人员有没有加入个人喜好,刻意寻找有房一族做调查呢?这些问题都没有阐述清楚。
这份报告一出,对人行的灵魂拷问就未曾停止过,从来没有受过这般对待的人行,选择撤回报告,也不无可能。
还有人觉得,是不是人行触犯到了某些群体利益,被迫撤回报告?
如果真的存在,那这些群体包括哪些呢?最明显的应该就是地产行业吧,其次,就是和地产行业挂钩的相关单位和人群(这里咱们不做过多讲解,大家都明白)。
在这份报告中,城镇家庭户均1.5套房,连收入最低家庭住房拥有率都达到了89.1%,房子已经够住了,再建房子那都拿来养老鼠吗?开发商还使劲盖房子干嘛?这难道不是暗示大家,房价目前上涨绝非供需决定,是被有心人士哄抬上来,刻意制造出来的假象,关键时期,千万别上当了!
这还得了,房地产商还要不要开门营业了,生意要是不好,这是不是该裁员了?几千万从业人员该不该收拾包裹回家去?保增长稳就业怕是落空了。
人行报告来时,轰轰烈烈,万众瞩目,没想到退场时,却悄然无声。作为一家权威机构,向外界释放任何信息时,还是要配得上自己的权威才好,否则,转了一圈,你会发现,你以为你只是打了个盹,犯了个小错,却没成想会被人记一辈子,话说回来,白纸用过了、揉碎了还能回到最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