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被骂上热搜,被骂成“驴”…网络上的女拳
母亲节刚过, papi酱就被送上了热搜,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冲上了热搜第一。
点开一看,热搜里的内容不是祝福,而是用偏执的“女权”、子冠父姓,把一位刚生子不久的母亲跟“驴”挂钩。
起因是某网友在母亲节当天发了一条papi酱新生儿最终随父姓的微博,引起了一些女拳的恶臭评论。
原微博:“Papi酱生娃过后变得好疲惫啊,但是孩子还是随父姓”
原本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都是个人家事,但放在papi酱身上,这件事情就变了性质。
评论里一股清奇的声音开始冒尖:
身为一个公众人物,一位如此事业有成的优秀女性,宣扬女性独立的人,却选择结婚生子?不仅如此,还给孩子冠父姓?
他们的评论画风是这样的:
“好心疼她…明明这么一个独立优秀的女性,走上了驴的道路”
“不必心疼 她自作自受”
“我算是看出来了,事业再成功的女性,只要有个驴脑,照样逃不了当驴的命运”
“随父姓就是为南拳社会添砖加瓦,冠姓权是重男轻女的根本原因”
这些评论三观之“独特、清奇”,引发了另一波庞大的反对声音。
一位母亲,以及她所在的家庭,自然拥有他们共同孩子冠姓的话语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父母对子女享有法定平等的冠姓权。
虽然我们的传统习惯还是随父姓,以求在字面上达到一种清晰的传承关系。但在当今时代,随母姓或是随父母双方姓的都很常见了。
何况,无论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和无关的广大网友有什么关系?
以致于女拳者们重重出击?
这件事上,女拳们自有一套逻辑。
首先还是要说明一下,女权不等于女拳。
国内外的女权,向来表达的是女性应与男性在社会中享有实际权力的平等,不畏惧强权勇敢为自己发声。
而女拳却是不同于女权的另外一种存在。
就拿papi酱生子,还随父姓这件事来说,女权会在papi酱的主观意愿下尊重女性选择。
而女拳则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斥责声。
女拳者对女性抉择的看法单一且偏执,比如走进婚姻等于为奴为婢的开始,生娃等于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甘愿为“驴”的开始。
甚至连歌颂母亲的内容,都被视为别有用心的“辛勤劳苦的标签”。
家庭合理分工在他们眼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拳拳出击的表象之下,“女性等于弱者”才是女拳者深入骨髓的标签。
他们为之反抗的不是男女不平等,而是他们偏执强烈的自我意识:
只有符合为自由为男女平等终身奋战的形象才是他们追随的“新时代女性”。
而这种求取本身,就将女性划为了弱者。
女拳者们之所以对papi酱的事情反应强烈,一是将papi酱视为女性独立、事业成功的典范。
先是papi酱学业有成,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硕毕业。
然后,事业有成。2015年到2016年,papi酱凭借原创短视频成为现象级超级网红。2016年2月获得超级红人节微博十大视频红人奖。
之后她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和业务能力,壮大公司规模,并发展了一批旗下的短视频内容达人。
2018年6月,papi酱正式担任百度App首席内容官。
此外,papi酱早前一些公开言论也符合女拳心中“新时代女性”的形象。
尤其是之前papi酱在一档综艺中和何炅的对话,一度引起过人们热议。
也引起了女拳者们的极度舒适。
谈恋爱十年,过年都是各回各家,甚至两家的亲家一直都没有见过。
这种常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事,papi酱解释起来也有理有据。
在papi酱看来,女孩要把婆婆当成婆婆,婆媳关系是有界限的。
婆婆应该把儿媳当成女儿,但女孩不能把婆婆当妈,因为你所有的坏情绪都会对你妈展现。
这种独特的相处之道,给大众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全新视角。
诠释了女性与众不同的独立、个性的一面。
其次,这次女拳愤起,与一场曾引发争议的“姓氏革命”有关。
2011年开始,安徽长丰县作为“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性别平等项目县”,开展了一项周期为五年的试点项目。
在该县的试点乡镇,新出生的孩子如果随母姓,就能拿到800或1000的奖励。
项目启动后,据记者采访,该县某幼儿园中班20多个孩子里6个孩子随妈妈姓。
到2014年7月,该县有近50户新生儿家庭主动申请新生儿随母姓,并得到奖励。
该项目旨在淡化父姓意识和传宗接代思想,倡导全社会关注女孩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转变思想观念,提倡男女平等,遏制社会性别失衡。
但这一过程中,争议不少。
有人指出现金奖励打破偏见的做法容易功利化,也有人质疑奖励本身就是一种歧视。
二胎政策放开后,折中(一人随父姓,一人随母姓)也成为一种方法;年轻人较易接受随母姓的思维;老一辈多表示不接受,认为传统不能变。
图源:网络
据数据统计,2013年,长丰县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从最高时的128降到了114.7。
本来只是一项关注女性成长的实验项目,却被女拳拿来无限放大话题:
“如果能有一半的孩子随母姓,那么我国男女性别比也不至于畸形到这种程度。
不争取冠姓权的女人就是造成堕女胎结果的间接刽子手,都不配说爱女儿爱孩子。”
这样的因果关系,令人咋舌。
papi酱孩子冠父姓让她成为“造成堕女胎结果的间接刽子手”?都不配爱孩子?
这样生拉硬拽的逻辑,说得通?
网络上堆叠起的各种声音,其实用papi酱置顶的那支去年放送的原创短视频就可以回应。
“网上和身边永远有一群“挑刺狂魔”,别人说什么他们都能挑出刺,别人做什么他们都觉得有问题,真不知道是能冒犯到他们的点太多,还是挑出别人的“毛病”能让他们有优越感。”
视频中,papi酱本人饰演一名办公室职员,开篇一句“办公室前台小姑娘今天穿那个西装挺好看诶”,就引发了一场言语攻击的“海啸”:
“你是在映射别人穿西装不好看是吗”
“男人穿西装就是平庸、无聊、跟没有品位咯”
“那不穿西装的男人都是丑x吗”
“女生穿什么重要吗,对女生的外表指指点点就是对她的不尊重啊”
“你是觉得女生就是得靠外表好看是吧”
无论怎么回应,总有下一句恶意揣测在等着你。
总有人可以从任意一个点面切入,直击人心,让你有口难辩。
在这个言论相对自由的时代,网民各抒己见,好的、坏的言论齐头并进。尤其作为公众人物,总会遇到各种是非难题。
想要“不被挑刺”、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papi酱很聪明,用这支置顶的短视频来应对一切流言蜚语。
真正独立的女性就是如此。
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能力去争取想要的物质生活。
要不要婚姻,要不要生子,都是出于女性个人的意愿,而非迫于责任,被道德绑架。
国内外一直以来盛行的女权,也多是为女性争取生育权、堕胎权、教育权、薪资平等,反家庭暴力、性别歧视、性暴力这样的相关主张。
绝不是将婚姻、生育与出卖自己相挂钩。
在papi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名成功的创业女性的模样。
papi酱在互联网引发的短视频洪流,几乎开创了一个新的网络时代。
这些客观存在,不会因为她婚姻、生子或是冠姓的抉择就能改变其本质。
女性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更与她选择自己的孩子冠父姓还是冠母姓无关。
因为奴性从来无关形式,而在思想根源。
最后,虽然是迟到的问候,还是要祝福papi酱当妈妈了。
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