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CPI重回“3”时代!未来物价会何去何从?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9%。CPI重回“3”时代,食品和能源价格在4月份回落是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4月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环比来看,食品价格下降3.0%,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继续下降的主要因素。食品中,天气转暖,鲜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8.0%,降幅收窄4.2个百分点;生猪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7.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鲜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均下降2.2%。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冯佳瑛分析,从供给端来看,我国生猪产能恢复持续向好。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8%,已连续第六个月增长;生猪存栏环比增长3.6%,连续第二个月增长。预计随着后续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持续提升,以及餐饮业复苏、消费回升,供需两端将逐步得到修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分析,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也使国内成品油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环比下降7.5%、8.2%和3.7%。
“食品和能源价格环比回落,带动CPI同比涨幅的明显回落。扣除了食品和能源的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只上涨了1.1%,这反映出当前通胀水平总体还是出一个相对温和的状态。”温彬说。
国家统计局测算,在4月份3.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
未来物价会何去何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朱启贵认为,全年物价上涨总体可控,其中上半年物价涨幅略高,下半年物价涨幅会回落。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团队分析,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折射市场需求还未完全恢复。在去年较高基数的背景下,CPI同比涨幅后续仍将回落,四季度CPI数值预计较低,但由于翘尾因素的存在,预计全年CPI价格中枢在3%左右。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报告预计,2020年CPI同比增速总体震荡回落,但警惕CPI的结构分化。冯佳瑛有类似观点,她分析,市场担忧生猪出栏量恢复速度或不及预期乐观,且二季度消费回升、三季度节日需求拉动,预计全年猪肉供应偏紧格局将依然存在。
温彬分析,最新公布的金融的数据,无论是M2还是社融的增速都创了近期的新高,明显高于名义GDP的速度,这也反映出前期央行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是在增加的。他认为,随着通胀回落,在货币政策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一方面,还是要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可以继续通过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来确保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确保金融市场的利率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一个水平;另一方面,要切实地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存款基准利率还是有空间和必要的,进一步引导LPR利率的下降,来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记者陈爱平、陈伶娜)
微信编辑:山晓倩
监制:蒋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