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落魄10年的郭德纲,终于迎来逆袭人生的
现在有些网友讽刺郭德纲的相声没有“教育意义”,我个人不以为然,因为身教重于言教,郭德纲在相声行业里沉沉浮浮的这些年,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意义。
在一个不赚钱的小剧场,每天都往里赔钱,但是还在苦苦坚持着,没有对相声行业的热爱,任何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要知道这不是坚持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在没有任何黎明曙光中坚持十年。
聪明人肯定坚持不下来,没有点傻傻的精神,谁会毫无希望的努力十年之久,这也是我最佩服郭德纲的地方。
2004年是郭德纲的转折之年,有意思的是上半年的时候,德云社还没有任何转运的迹象,台底下的观众还是动不动一只手就数的过来,结果到了下半年,郭德纲的好运来了。
确切的讲,经过这么多年的坚持,郭德纲迎来了逆袭人生的三次机遇,最终成就了一代相声艺人郭德纲。
于谦加盟德云社
在于谦之前,三分逗七分捧被很多观众认为,这是在刻意的拔高捧哏演员的地位,舞台上的主角好像就是逗哏演员。
于谦扭转了很多观众的这个错误认知,离开了于谦的郭德纲,尽管才华横溢,但是换成任何别人来捧,味道总是差了许多,很多该出的包袱出不来,有些出彩的包袱搭档也接不住。
再者,于谦的捧哏有个特点是顺着逗哏演员的思路走,不会“坑”搭档,让逗哏演员下不来台,这样郭德纲可以尽情的发挥,不用担心被带到沟里去。
可以说于谦在2004年加盟德云社,是德云社崛起的第一原因。
拜师侯耀文
郭德纲拜师侯耀文,意味着在相声行业里有了名正言顺的师父。在此之前,郭德纲有一个很尴尬的事情,你说你是说相声的,那么你的师父是谁?
这个问题就把郭德纲问住了,因为他实在没法回答,说杨志刚?人家压根就不承认,连个师父都没有,你凭什么说你是相声演员呢?
拜师之后,郭德纲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而且背靠大树好乘凉,借着侯耀文这个金字招牌,再演出的时候起码观众知道了这不是无名之辈。
不仅如此,侯耀文也积极的把德云社介绍给同行和观众,并且用自己的关系让郭德纲参加电视台的节目。
拜师是德云社崛起的第二推动力。
大鹏无意中的宣传
在《以德服人》节目中,郭德纲说了一句话:任何人说他捧红了德云社,我都不承认,只有大鹏这么说,我承认。
这个大鹏不是赵本山的得意弟子董成鹏,而是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他是打开郭德纲宣传思路的人。
大鹏出于对郭德纲相声的喜爱,所以录制了一些拿到广播电台播出,结果一下子电话被观众打爆了,观众都问:到哪里去听相声?
有意思的是,在德云社惨淡经营的十年里,郭德纲竟然没有想到用营销宣传的方式,来扩大影响力。
德云社的发展史,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追求梦想的精神。




